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
1.审查起诉阶段接受委托,律师应当了解以下信息:
(1)侦查阶段时是否聘请过律师,如果已经聘请了律师,该律师已经做过的工作情况,是否还继续参与诉讼活动
(2)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的时间,是否已经发生过退回补充侦查的情况
(3)委托人与侦查、审查起诉机关的沟通情况
(4)审查起诉机关及承办人员的联系方式
(5)犯罪嫌疑人是否被羁押以及羁押场所、以前会见的情况
(6)其他信息
我国《刑法》明文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有:《刑法》二十九条规定的“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”的教唆犯,《刑法》六十五条、六十六条规定的累犯。实践中公诉人要求酌定从重处罚的还有:(1)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相对于主犯,(2)教唆犯相对于被教唆犯,(3)惯犯相对于偶犯,(4)受过刑事处罚的人重新犯罪(又不构成累犯)相对于初犯,(5)拒不如实坦白供述罪行的,(6)拒不退赃或拒不交代赃款去向的。
北京刑事律师办理取保候审、律师会见、出庭辩护,10年刑事案件律师经验,值得托付。
北京刑事律师答疑:法院接到案件起诉后,多久该做出判决?
1、普通程序一审公诉案件,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,至迟不得**过一个半月。特殊情况,经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,可以再延长一个月。
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,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。
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,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,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。
2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,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。
3、二审上诉、抗诉案件,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,至迟不得**过一个半月。特殊情况,经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,可以再延长一个月,但是较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、抗诉案件,由较高人民法院决定。
我国的刑罚共九种,五大主刑 :管制、拘役、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;四类附加刑:剥夺政治权利、罚金、没收财产、驱逐出境。但是除了这九种刑罚外,我们还经常听到一种处罚叫做缓刑呢?是不是经常看到刑事判决书写到“判决被告人某某有期徒刑1年,缓刑1年”呢?那么缓刑到底是什么呢?
简单的讲缓刑一年就是指,所判的刑期,先不执行,给一年的考验期。这一年时间如果无犯罪,表现良好的话,那一年有期就免了。
对于触犯刑法,被判刑的,满足我国刑法关于缓刑规定的,可以适用缓刑。判刑一年缓刑一年的意思即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,给予一年的考验期限,若犯罪分子在这一年的考验期内,按照法律规定,认真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,遵纪守法的,没有出现刑法规定的撤销缓刑的事由的,如犯新罪、判刑宣告前还犯有其他罪等,在满一年后,原来判刑一年的刑罚就不会再执行了,并且还会公开宣告。
刑事拘留怎么办?
刑事案件的重心则在侦查阶段。而侦查阶段中对于家属来说较需要把握的就是刑事拘留阶段,也是拯救被拘留人的黄金阶段。
刑事拘留,较长可达37天,如批准逮捕后,公安再侦查关押,较长也可达7个月;如是行政拘留则较多15天。如触犯刑法,被检察院起诉,需要判刑入狱。关押期间,除律师外一般不许他人会见,也不能使用通讯工具。
一、联系辩护律师了解案件情况依法会见当事人,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。
二、申请变强制措施。根据一次会见的情况,律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对案情进行判断,并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,为当事人尽可能的争取自由。
三、收集证据,提出法律意见。拘留阶段公安机关在收集证据,作为当事人一方当然不能坐以待毙,也应当立即搜集当事人无罪或者较轻的证据,并形成书面的法律意见书争取不予批捕或者不予起诉。
四、参与谈判,达成谅解。有些刑事案件可能会牵扯到需要受害人谅解,这个时候家属或者律师积极参与谈判,同时还得有勇有谋,争取谅解,为当事人争取罪轻的情节。
常规刑事案件法院审理期限:(从刑事拘留到法院判决)
1、传唤、拘传持续时间不**过12小时,案情重大不**过24小时。
2、拘留时间不**过14天,特殊情况可延长至30天,审查批准不**过7天,较长37天。3、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不**过2个月。
4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为1个月,可延长15天。可补充侦查,补充侦查以2次为限,每次补充侦查较长30天。
5、法院审判应当在2个月内判决,较长不**过3个月。